從前周裕先生曾聚集同社善友,用戒邪淫單的方式勸大家戒邪淫。每人各領一單,分別勸十人,發誓戒淫者在單上填上自己的籍貫和生辰八字,并簽名按手印。然后,將單子焚告于文、武二帝的壇前。自此以后,各人對自己的舉心動念、言行舉止,務必要戰戰兢兢、嚴格警惕自省,不敢、也不能再犯任何邪淫。過去不幸已犯邪淫的人,如今趕緊懺悔,這樣還能消此彌天大罪。過去幸而未犯的人,從今堅守戒制,不致令白璧有微瑕。這樣彼此相互規勸,始終不變,進而轉相廣勸,令世人永斷孽根,皆歸正路,則功德無量,福報無量。
駱季和先生說:“古人云:‘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页3K嘉┻@兩句話的意思,想把其中的道理弄透。其實,這兩句話,是相反相成的,其中道理蘊涵頗深。既然‘淫’為萬惡之首,則可知‘不淫’就是百行之先;既然‘孝’為百行之先,則可知‘不孝’就是萬惡之首。反復比對,細細琢磨,一言已足,而為什么又要從正、反面來分析呢?因為好淫即不能保全孝道,而欲圓滿孝道,必須從不淫開始?!?/p>
古代圣人制定婚姻,必先有媒妁之言,后有大禮迎娶,所以如此,小則為了延續子嗣,并以人倫綱常來輔助修身進德的要義;大則為了以修身齊家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因此說:“君子之道,乃是從夫婦間的明禮、知義、行孝而開始?!笨上У氖?,如今世道衰微,圣人所頒明的道理不被重視,古時的道德意識全然喪失,所留傳下的禮儀,也徒具其形式而已,以夫婦為欲樂的工具。不少年紀輕輕的少年,德行和事業尚未成就,就已經知道熱衷美貌艷容,而做長輩父母的,溺愛子女,非但不加指正,竟也有附和贊成的。導致年輕后輩,更堅定地認為好色是人生正當之事,并且夸大其辭說:“這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血統?!彪S著夫婦私情漸深,對父母的孝養就漸少。為了討好妻子而虧待父母,置自己于大不孝之境地。貧賤之人不必多說,所謂有知識有教養的階層中,兒子給父母臉色,媳婦罵詈公婆的事情,不也司空見慣嗎?
人間凡情,轉向善的一面很難,而造做惡業卻非常容易。既然把夫婦看作是欲樂的工具,那么夫婦之間的男女情見就越深,貪淫愛慕的念頭就會日盛,得新厭故,觸處生情,看天下男女,全都是可以供我享受欲樂的人。邪淫之風一旦刮起,隨之而來的就是相妒相殺,傷身辱親,萬惡叢興,百善俱廢。不孝之罪,實在莫此為甚了。推其原故,都是由于當初的一念淫欲所導致的。故“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這兩句話在字面上看似相反,但在意義上卻是相輔相成。而世間不明真相的人,以凡情之見,把淫欲強行分成正和邪,即所謂正淫和邪淫,這是根本沒有真正領會古圣先賢的教誨?!秷A覺經》中說,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當知輪回,愛為根本。又說,由于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由此可知,“淫”為人生大患,最初并沒有邪、正之分。只是眾生自無始劫以來,久因愛欲而得此身,家獄已成,業根難拔。所以如來憐憫,特別開了方便之門,允許凡能戒除夫妻以外的各種邪淫行為欲念者,許托蓮花之種(《佛說戒德香經》:“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蓮花之中。”)。我在此處引用經中之言,不是以嚴格的絕欲主義強凡人之所難,而實在是希望所有同修深知,只貪戀閨房欲樂,而不顧倫常大義的人,已是在造悖逆天理的罪,何況是那些把馳情外遇當作是世間正常事的人?因而推知,即使是力戒邪淫,只不過是受持了佛法中“人乘五戒”中的一戒,如果還恣情追逐女色,必難免墮落三途惡道。由此而感想興發,力圖自我振奮,對內修身齊家,對外斷絕一切爭逐色欲之心。追根求源,努力修行,泥洹在望(《佛般泥洹經》云:“戒邪淫,得五增福,入泥洹道?!保?,十罪頓超,我佛誠言,不吾欺也!
我等于佛菩薩之前,宣誓戒除邪淫,并堅守誓愿,以防止邪念妄生。將誓愿文昭于書格,料想所有在場佛弟子,都會同心協力共同實行,我今特于“戒邪淫單式”之前寫下上述幾句感想,權當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對各位同修有所啟發。
本文鏈接:http://www.fkde.cn/baihuawen/23.html 轉載需授權!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