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寶鑒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shoukangbaojian2021-12-0319992

福善禍淫的道理,已經說得十分詳細了。至于夫妻之間的事,人們往往容易忽視,不知道一年當中,有應該斷然齋戒的日子,例如《月令》上說:“春分前三日,官府派人敲擊大鈴高聲通告眾人說:‘雷將要發出巨大聲響,有不戒除房事者,生下的兒女五官不完整,夫妻一定會有兇險災難?!比松淼难獨膺\行,原來與天地節氣的運行相呼應,倘若違背節氣運行規律而流失精氣,那么人身的氣血運行不能與天地節氣的運行協調,對自身精氣傷害比平時超過百倍。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誕之日,有些人不知道,也不懂得忌諱,而犯淫欲,以至于褻瀆冒犯神明,冥冥之中受到譴責而不知。因此世上有人雖循謹忠厚,卻常有多病短壽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壽被減的禍報,這些往往都是因為不知“非時不淫;非處不淫;恭敬神明,當有所回避和忌諱”的緣故。與其等到報應臨頭時追悔而無法挽回,不如遵守齋戒以求自新?,F恭錄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愛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介紹夫妻性生活應知的戒期和忌諱:


正月


初一 天臘(玉帝校世人神氣祿命) 削祿奪紀(十二年為一紀,一百日為一算,奪紀奪算都是減壽)

月朔(每月同) 奪紀

初三 萬神都會 斗降(每月同) 奪紀

初五 五虛忌(五虛,中醫謂體虛的五種癥狀指脈細、皮寒、泄利前后、飲食不入、真氣不足)

初六 六耗忌(陰、陽、晦、明、風、雨所導致的六種?。?雷齋日(每月同) 減壽

初七 上會日 損壽

初八 五殿閻羅天子誕 奪紀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

初九 玉皇上帝誕 奪紀

十三 楊公忌

十四 三元降 減壽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 減壽

十五 三元降 減壽

上元神會 奪紀

月望(每月同) 奪紀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

十六 三元降 減壽

十九 長春真人誕

廿三 三尸神奏事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

廿五 月晦日(每月同)(民國原書為“月晦”,疑有誤?;?,農歷每月的最后一日) 減壽

天地倉開日 損壽子帶疾

廿七 斗降(每月同)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每月同)(宜先一日即戒)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每月同) 減壽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月小即戒廿九)

 

二月

 

初一 月朔

一殿秦廣王誕 奪紀

初二 萬神都會 奪紀

福德土地正神誕 得禍

初三 斗降

文昌帝君誕 削祿奪紀

初六 雷齋日 減壽

東華帝君誕

初八 釋迦牟尼佛出家 奪紀

三殿宋帝王誕

張大帝誕

四天王巡行

十一 楊公忌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釋迦牟尼佛般涅槃

月望 太上老君誕 削祿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七 東方杜將軍誕

十八 四殿五官王誕

至圣先師孔子諱辰 削祿奪紀

十九 觀音大士誕 奪紀

廿一 普賢菩薩誕

廿三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月晦日 減壽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月小即戒廿九)

 

三月

 

初一 月朔

二殿楚江王誕 奪紀

初三 斗降

玄天上帝誕 奪紀

初六 雷齋日 減壽

初八 六殿卞城王誕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初九 牛鬼神出 產惡胎

楊公忌

十二 中央五道誕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玄壇誕 奪紀

昊天上帝誕

四天王巡行

十六 準提菩薩誕 奪紀

十八 中岳大帝誕

后土娘娘誕

三茅降

二十 天地倉開日 損壽

子孫娘娘誕

廿三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月晦日 減壽

廿七 斗降

七殿泰山王誕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蒼頡至圣先師誕 削祿奪紀

東岳大帝誕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四月


初一 月朔

八殿都市王誕 奪紀

初三 斗降 奪紀

初四 萬神善化 失瘏夭胎

文殊菩薩誕

初六 雷齋日 減壽

初七 南斗北斗西斗同降 減壽

楊公忌

初八 釋迦牟尼佛誕 奪紀

萬神善化 失瘏夭胎

善惡童子降 血死

九殿平等王誕

四天王巡行

十四 純陽祖師誕 減壽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鐘離祖師誕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六 天地倉開日 損壽

十七 十殿轉輪王誕 奪紀

十八 天地倉開日

紫微大帝誕 減壽

二十 眼光圣母誕

廿三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月晦 減壽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逢月小即戒廿九)

 

五月

 

初一 月朔 南極長生大帝誕 奪紀

初三 斗降 奪紀

初五 地臘

五帝校定生人官爵 削祿奪紀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楊公忌

初六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雷齋日

初七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初八 南方五道誕

四天王巡行

十一 天倉開日 損壽

天下都城隍誕

十二 炳靈公誕

十三 關圣降神 削祿奪紀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夜子時為天地交泰 三年內夫婦俱亡

十五 月望 奪紀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四天王巡行

十六 九毒日

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 三年內夫婦俱亡

十七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十八 張天師誕

廿二 孝娥神誕 奪紀

廿三 四天王巡行

廿五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月晦日

廿六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 九毒日 夭亡奇禍不測

斗降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六月

 

初一 月朔 奪紀

初三 斗降 奪紀

楊公忌

初四 南贍部洲轉大法輪 損壽

初六 天倉開日

雷齋日 損壽

初八 四天王巡行

初十 金粟如來誕

十三 井泉龍王誕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九 觀音大士涅槃(成道日) 奪紀

廿三 南方火神誕 遭回祿

四天王巡行

廿四 雷祖誕

關帝誕 削祿奪紀

廿五 月晦日 減壽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七月

 

初一 月朔 楊公忌 奪紀

初三 斗降 奪紀

初五 中會日(一作初七) 損壽

初六 雷齋日 減壽

初七 道德臘

五帝校生人善惡

魁星誕 削祿奪紀

初八 四天王巡行

初十 陰毒日大忌

十二 長真譚真人誕

十三 大勢至菩薩誕 減壽

十四 三元降 減壽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三元降

地官校籍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六 三元降 減壽

十八 西王母誕 奪紀

十九 太歲誕 奪紀

廿二 增福財神誕 削祿奪紀

廿三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月晦 減壽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楊公忌

四天王巡行

三十 地藏菩薩誕 奪紀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八月

 

初一 月朔 奪紀

許真君誕

初三 斗降 北斗誕 削祿奪紀

司命灶君誕 遭回祿

初五 雷聲大帝誕 奪紀

初六 雷齋 減壽

初八 四天王巡行

初十 北斗大帝誕

十二 西方五道誕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太陰朝元(宜焚香守夜) 暴亡

四天王巡行

十六 天曹掠刷真君降 貧夭

十八 天人興福之辰(宜齋戒 存想吉事)

廿三 四天王巡行

漢桓侯張顯王誕

廿四 灶君夫人誕

廿五 月晦日 減壽

廿七 斗降

至圣先師孔子誕 削祿奪紀

楊公忌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四天會事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諸神考校 奪算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九月

 

初一 月朔 南斗誕 削祿奪紀

自初一至初九北斗九星降 奪紀

(此九日俱宜齋戒)

初三 五瘟神誕

初八 四天王巡行

初九 斗母誕 削祿奪紀

酆都大帝誕

玄天上帝飛升

初十 斗母降 奪紀

十一 宜戒

十三 孟婆尊神誕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七 金龍四大王誕 水厄

十九 日宮月宮會合

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減壽

廿三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月晦日 減壽

楊公忌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藥師琉璃光佛誕 得危疾

月晦日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十月

 

初一 月朔 民歲臘 奪紀

四天王降 一年內死

初三 斗降 三茅誕 奪紀

初五 下會日 損壽

達摩祖師誕

初六 天曹考察 奪紀

初八 佛涅槃日大忌色欲

四天王巡行

初十 四天王降 一年內死

十一 宜戒

十四 三元降 減壽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三元降

下元水府校籍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六 三元降 減壽

廿三 楊公忌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月晦日 減壽

廿七 斗降 奪紀

北極紫薇大帝降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日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十一月

 

初一 月朔 奪紀

初三 斗降 奪紀

初四 至圣先師孔子誕 削祿奪紀

初六 西岳大帝誕

初八 四天王巡行

十一 天倉開日

太乙救苦天尊誕 奪紀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四天王巡行

上半夜犯 男死

下半夜犯 女死

十七 阿彌陀佛誕

十九 太陽日宮誕 奇禍

廿一 楊公忌

廿三 張仙誕 絕嗣

四天王巡行

廿五 掠刷大夫降 大兇

月晦日

廿六 北方五道誕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

三十 月晦 司命奏事 減壽

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

 

十二月

 

初一 月朔 奪紀

初三 斗降 奪紀

初六 天倉開日

雷齋日 減壽

初七 掠刷大夫降 得惡疾

初八 王侯臘(初旬內戊日,亦名王侯臘) 奪紀

釋迦如來成道日

四天王巡行

十二 太素三元君朝真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奪紀

四天王巡行

十六 南岳大帝誕

十九 楊公忌

二十 天地交道 促壽

廿一 天猷上帝誕

廿三 五岳神降

四天王巡行

廿四 司命朝天奏人善惡 大禍

廿五 三清玉帝同降考察善惡 奇禍

廿七 斗降 奪紀

廿八 人神在陰 得病

廿九 華嚴菩薩誕

四天王巡行

三十 諸神下降察訪善惡 犯者男女俱亡

 

○ 二分之月

春分 雷將發聲 犯者生子五官四肢不全,父母有災 宜從驚蟄節禁起,戒過一月

秋分 殺氣浸盛,陽氣日衰 宜從白露節禁起,戒過一月

※ 此二節之前三后三共七日,犯之必得危疾,尤宜切戒

○ 二至之月

夏至 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宜從芒種節禁起,戒過一月

冬至 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宜從大雪節禁起,戒過一月

※ 此二節乃陰陽絕續之交,最宜禁忌

※ 此二至節之前三后三共七日,犯之必得急疾,尤宜切戒

○ 冬至

半夜子時 犯之皆主在一年內亡

冬至后庚辛日,第三戌日 犯之皆主在一年內亡

○ 三元日,犯之減壽五年(農歷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上中下三元)。

○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離(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四絕日(四立日的前一日),二社日(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為秋社日),犯之皆減壽五年。

○ 社日受胎者,毛發皆白。

○ 三伏日,弦日(上弦為初七初八,下弦為二十二二十三),晦日(每月最后一天),每月三辛日,犯之皆減壽一年。

○ 甲子日,庚申日,太歲日,拈香持齋供謝佛日,犯之皆減壽一年。

○ 祖先亡忌日,父母誕日、忌日,犯之皆減壽一年。

○ 己身夫婦本命誕日,犯之皆減壽。

○ 丙丁日,天地倉開日,犯之皆得病。

○ 毀敗日 : 大月十八日,小月十七日。犯之得病。

○ 十惡大敗日 : 甲己年三月戊戌日、七月癸亥日、十月丙申日、十一月丁亥日。

○ 乙庚年四月壬申日、九月乙巳日。

○ 丙辛年三月辛巳日、九月庚辰日、十月甲辰日。

○ 丁壬年,無忌。

○ 戊癸年六月己丑日。

 此皆大不吉之日,宜戒。

○ 陰錯日

正月庚戌日 二月辛酉日 三月庚申日 四月丁未日

五月丙午日 六月丁巳日 七月甲辰日 八月乙卯日

九月甲寅日 十月癸丑日 十一月壬子日 十二月癸亥日

此陰不足之日,俱宜戒

○ 陽錯日

正月甲寅日 二月乙卯日 三月甲辰日 四月丁巳日

五月丙午日 六月丁未日 七月庚申日 八月辛酉日

九月庚戌日 十月癸亥日 十一月壬子日 十二月癸丑日

此陽不足之日,俱宜戒

[批]以上戒期,每年俱宜按照時憲書,逐月查明錄出,夾在此本,遵依禁戒。

● 天忌 切宜禁戒

酷暑嚴寒 犯之得重疾不救

烈風雷雨,天地晦冥,日月薄蝕,虹

現地動 犯之產怪物身死

白晝,星月之下,燈火之前 犯之皆減壽

 

● 地忌 切宜禁戒

廟宇寺觀庵堂之內 犯之大減祿壽

井灶圊廁之側,荒園冢墓尸柩之旁 犯之惡神降胎,并產怪物身死

 

●人忌 切宜禁戒

郁怒 大怒傷肝,犯之必病

遠行 行房百里者病,百里行房者死

醉飽 醉飽行房,五臟反復

空腹 犯之傷元神

病后 犯之變證復發

胎前 犯之傷胎。故凡有孕后,即宜分床絕欲。一則恪遵胎訓。一則無墮胎之患,及小兒胎毒胎瘁,兇險瘄痘,游風驚癇,牙疳等病。二則所生之兒,男必端嚴方正,女必貞靜幽閑,自然不犯淫佚

產后 十余日內犯之婦必死,百日內犯之婦必病

天癸來時 犯之成血痳證。男女俱病

竹席 竹性寒涼,犯之易感寒氣

薄衾 犯之寒氣入骨

窗隙有風宜避,夜深就枕宜戒

交合才畢,嬰兒在旁啼哭,勿即與乳

交罷勿即揮扇,及飲冷茶水。以若過受涼,或至即死

一夕勿兩度

勿服春方邪藥

勿蓄縮不泄

生病、生瘡、出痘 非十分復原,萬不可犯,犯則多半必死

目疾 未愈或始愈,犯之必瞎

虛勞證 雖養好強健,猶須斷欲一年,若以為復原而犯,多半必死

傷損筋骨 好后猶須戒百七八十日,若未過百日,犯之必死,縱過亦必致殘廢

過辛苦 過操心 過熱 過驚恐 過憂愁 皆不可犯,犯之輕則痼疾,重則即死亡

 

按照以上逐月戒期,及“天忌”、“人忌”等日外,每月尚有六七日毫無忌犯之日。若論保身之士,每月本屬至多“三四次”,故能疾病不侵,精神強固。而且寡欲者,必多生男,后嗣(代)身體,亦必強固。彼少年新娶,往往縱欲傷身,使百年好合,一時耗喪殆盡,深可悲也!為什么不“謹守戒期”,保身立命,使日后,有偕老齊眉之境,子孫眾多之慶,天倫盡享之樂?

分享到:

本文鏈接:http://www.fkde.cn/baihuawen/25.html 轉載需授權!

壽康寶鑒白話戒期保身立命

上一篇:誓愿文式

下一篇: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微信號

skbjcn

添加微信

微信號復制成功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號,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搜索即可!

掃一掃二維碼
用手機訪問

9191国语精品高清在线_亚洲第一女人精品网第1页_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_欧美牲交VIDEOSSEX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