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事的頻率問題,網上各種說法和討論很多。最近,又有很多網友在后臺留言問:夫妻生活應該多久一次?在此做一個簡要回答。關于房事的頻率這個問題,我認為夫妻生活應該按照古德和經典的教誨而有所節制。以下是《壽康寶鑒》和中醫博士彭鑫的兩種觀點,以供大家參考。
1.《壽康寶鑒》的觀點
孫真人說,人的這個身體,不是金屬鑄成的鋼鐵之身,而是氣血凝聚而成的血肉之軀。人如果對色欲一事不能自我控制,開初認為偶爾放縱,沒有什么妨礙,接著便是日損月傷,精髓虧,氣血敗,而導致死亡了!
人的氣血,行于六經,一天行一經,六天而周遍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稱為六經),所以外受風寒感冒最輕的人,也定要七天六經行盡,才汗出解除,因為氣血已行走一周了。人在欲事正濃之時,無不心跳出汗,身熱神迷。當此之時,骨節豁開,筋骨離脫,精髓既泄,一經的氣血就受了損傷。一經既傷,必須等七天氣血周流到此一經時,才能復元?!兑捉洝分姓f“七日來復”就是說要休養七天的意思。世人還沒有七天就又泄精,經氣不能復元。如此一傷再傷,以致外受感染,內受虧損,無不百病叢生。而世人都將此歸罪于一時的運氣不好,偶爾得病。豈不知哪里是一朝一夕的緣故,其由來已久,都是因為未能嚴格遵守六經七天來去一周的規律呀!今天制定如下規矩,作為節欲保身的根本:
二十歲時應當七天一次為準,
三十歲時十四天一次,
四十歲時則應二十八天一次,
五十歲時四十五天一次,
到六十歲時,天癸已絕不能發生(男子二八天癸至,即十六歲;八八天癸絕,即六十四歲。女子二七天癸至,即十四歲;七七而天癸絕,即四十九歲。天癸是天一之水,是說精髓血脈流通宣泄可以發生,天癸絕就不能發生了),應趕緊斷色欲,絕房事,固精髓,以清潔閉藏為根本,萬不可走泄了!
以上限制日期,專指春秋兩季而言,若是冬夏兩季,一則是火令極熱,發泄無余;一則是水令極寒,閉藏極密,即使是年輕時期,在這兩季中也應斷欲為主。否則的話,二十歲時或可十四天一次,三十歲時或可二十八天一次,四十歲時或可四十五天一次,到了五十歲,由于氣血大大衰弱,夏季或可六十天一次,冬季就應當謹慎守護,不使走泄。這是由于天地與人之氣,冬季閉藏極密,是專為來年春天發生的根本,所以更重要于夏季十倍。能夠依照此規定而遵行的人,可以消除疾病,延長壽命;而違犯此規定的人,必然多病短壽。
2.彭鑫博士的觀點
網友提問:
博士你好,房事多少算合理?一月一次嗎?是不是太少了???
彭博士回答:
引用一段唐朝名醫孫思邈的論述:“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保ǔ鲎浴肚Ы鸱健罚┻@是在唐代的標準。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加快、熬夜、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等等諸多問題,導致元氣損傷比較厲害,尤其是黃色文化泛濫的環境下,年輕人手淫頻率增高,造成元氣虧乏的人相較古人比例增大太多。
在臨床上經常會摸到這樣的脈:三十歲的年齡,六十歲的元氣。
好多人來我的門診不是看病,而是調理身體,其表現是:未老先衰、脾胃不好、面色蠟黃、大便不暢、睡眠多夢易醒、呼吸輕淺、手腳冰涼、記憶力差、脾氣暴躁、雙眼無神、腰膝酸軟、耳鳴眼花、小便頻數、腰酸背痛、容易感冒、形瘦無力……
這不是六十歲的身體狀態么?三十歲的人這種狀態的不在少數??!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我對于這些年輕人的建議是:一個月一次房事。補充一句:最好禁欲一年。
后來發現,在我身邊元氣足的人太少了,觀察了這么長時間,我發現元氣虛并不是局部現象,而是一種大面積的現象?,F在的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校園里、公交上、地鐵上、大街上,我們看一下吧,面色要么灰黃、要么慘白、要么晦暗,要么滿臉疙瘩皮膚卻一派晦暗無華,頭發凌亂、眼神污濁、談吐低俗……
元氣充足、眼神清凈的年輕人太少了!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我對一般人的建議也改成“房事一個月一次”了。
當然我的建議也是比較片面的,自認為身體好的人除外。
其實,您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您只要泄精之后當時和第二天沒有出現我所講的傷精的種種不良表現的話,那就說明您元氣比較足。但如果出現了那些反應的話,就說明需要把頻率自己調整一下了。
您會說了:“我們夫妻關系怎么維持呀?”
所以還是不要影響夫妻的團結問題,又要保存元氣,那您就自己衡量吧,畢竟生活是自己過的。作為醫生,我覺得已經盡到自己的責任了,醫術水平就這么高了,又要不耽誤行樂,又要身體好,這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我還沒有發現。舉一個清代醫家陸以湉在其著作《冷廬醫話》中的論述吧:
“人到中年,每求延壽之術,有謂當絕欲者,有謂當服食補劑者。余謂修短有命,原不可以強求。如必欲盡人事,則絕欲、戒思慮,二者并重,而絕欲尤為切要?!?/p>
修短的修字,是壽命長的意思,是指高壽或長壽。
這段話的語譯是:人到四十歲左右,多在祈求延長壽命的方法。有的認為杜絕性欲可以延年,有的則以為長生須進食補藥。我的看法是,人年壽的長短,生死有命,是不可以強力追求的。如必須要盡人力而為的話,則杜絕情欲與盡可能避免愁思和憂慮,這二者是同樣重要的,而絕欲則更屬至要。
此外,按照道家的說法,房中術采陰補陽,陰陽互補,但此法流弊甚大,一般人根本把持不住心性,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損害。
孫思邈就講了一個故事:“昔正觀初有一野老,年七十余,詣余曰:數日來陽氣益盛,思與家嫗晝寢,春事皆成。未知垂老有此,為善為惡耶?余答之曰:是大不祥。子獨不聞膏火乎?夫膏火之將竭也,必先暗而后明,明止則滅。今足下年邁桑榆,久當閉精息欲。茲忽春情猛發,豈非反常也?竊為足下憂之,子其勉歟!后四旬發病而死,此其不慎之效也。如斯之輩非一,且疏一人,以勖將來耳?!?/p>
進一步論述道:“所以善攝生者,凡覺陽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若一度制得,則一度火滅,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縱情施瀉,即是膏火將滅,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所患人少年時不知道,知道亦不能信行之。至老乃知道,便已晚矣,病難養也?!?/p>
再舉一個房中術害人的故事吧:
世傳三峰①采戰之術②,托黃帝、元、素③之名,以為容成公、彭祖之所以獲高壽者,皆此術。士大夫惑之,多有以此喪其軀,可哀也已。葛洪喻之為木盆盛湯,外苞蓄火,或以舔刀刃之蜜,探虎穴之子,豈不險哉!
唐相國夏侯孜④得彭祖術⑤,悅一娼妓,不能奉承,以致尾閭之泄⑥致卒。予外祖閭邱公為大理評事時,得此術,兩臉如桃,年過七十,竟為此術所害,與夏侯孜無異。丹家以為桶底脫蓋。中年精力健,能吸縮閉固;晚年精力衰,不能吸縮閉固,是以一夕而傾倒殆盡。(俞琰《席上腐談》)
注釋:
①三峰:指宋代三峰派,即樸陽子張三峰一系之旁門法脈,倡始房中采戰術泥水丹法。
②采戰之術:即房中采陰補陽之術,相傳為北宋張三峰夜夢神授而創,害人無數。
③元、素:即玄女、素女,相傳為古代有名的房中家。
④夏侯孜:唐人,官至同平章事,久習房中采戰術,老年時卻死于此術。
⑤彭祖術:相傳彭祖壽高八百歲,是因其掌握了房中術之故。
⑥尾閭之泄:房中術中,有當性事將有快感而欲射精前,急以手按壓尾閭穴(相當于會陰穴),可抑精不射。若抑制失敗,即為尾閭之泄。
語譯:
相傳北宋道士張三峰習房中采戰術,并托黃帝、玄女、素女的名義傳人,認為古代房中家容成公、彭祖都因此術而享高壽。當時為官的人多為此說所迷惑以致不少因而喪生的,這真是可哀可惜之事。東晉名家葛洪將這事比喻為用水盆裝湯,外用火煮,或像用舌頭去舔利刃上的蜜,到虎洞中去捉虎子,都很危險。
唐代的宰相夏侯孜曾學習了房中采戰術,當他與一娼妓交合時,因年老體衰以致無法抑精液外泄而暴死。作者的外祖父任官時也習得采戰術,臉色如桃花樣紅潤,年逾七十后也和夏侯孜一樣為此術所害。煉丹家認為,這好像水桶脫了底蓋一樣。中年人精力健壯,能夠做到將要射精時,通過氣功導引而使之縮斂,閉精不泄;但當年老體衰時,就不能做到這點,故精氣一次就幾乎泄盡了。
以上關于房事的頻率問題的兩種觀點,僅供參考,謝謝大家關注。
本文鏈接:http://www.fkde.cn/wenji/3008.html 轉載需授權!
網友評論